导航切换

【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展播】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

2025-02-17 10:29:05 作者: 来源: 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 点击数:

红色的信仰 绿色的希望

以“红柳文化”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红柳林矿业公司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属地政府和陕煤集团的正确领导下,紧扣“931”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战略目标,各项工作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质效双升。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全国煤炭行业标杆煤矿、全国企业文化最佳实践企业、全国煤炭行业5A级健康企业等诸多荣誉。

二、实施背景

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文化强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战略部署和省国资委、陕煤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要求,红柳林矿业公司立足时代方位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实际,全面、深入、持久做好企业文化落地见效工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促进观念变革,以观念更新促进思路创新,以文化管理强化企业管理,用文化赋能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等工作的提升,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红柳林力量”。

三、体系内涵

“红柳文化”(“红”就是红色的信仰,“柳”就是绿色的希望)是红柳林矿业公司企业文化的冠名,是践行陕煤集团“奋进者文化”的特色成果,是丰富生产经营管理实践的产物,是以沙漠植物“红柳”所具有扎根漠北、耐寒抗风、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强大生命力和坚强品格,形象表现红柳林人坚守塞北、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勇创一流的崇高品格和奋进精神。

四、主要做法及实施成效

(一)党建领航,高效发展动能澎湃

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构建“党委集中学—支部专题学—党员自主学”三级学习链,创新“七学七新”理论学习新模式,打造“六融八促”党建品牌,形成了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和稳健格局。基于“六融八促”党建品牌创新实践的《一颗红心,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和《“红”心融煤海》党建案例成功入选“(2022)全国党建创新优秀案例”,获得了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企业党建创新实践教学站”授牌。党建文化园获评“全国煤炭行业红色教育基地”。

(二)高效协同,推进现代企业治理

积极应对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机遇,聚焦“双碳”目标落地,确立了红柳林“931”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战略。在深化实施国企三年改革行动的过程中,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全过程,改革案例入选省国资委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案例典型。

(三)结构优化,经营效益持续攀升

以“六个”重要环节管理为重点,“四个五”精细化管理与“253”对标管理为抓手,将卓越绩效模式运用到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实现从“产能规模型”向“提质效能型”转变。推动实施“三个示范”矿井创建,取得一系列发展成效,入选国家首批71处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名单,开展“陕北矿区煤矿空气净化与职业健康基础研究及关键技术装备与示范”项目攻关,建成“立体生态修复示范园”,基本形成了井上与井下智能协同、绿色联动的发展新格局。

(四)厚植培育,科技创新硕果盈枝

近三年,专利申请、授权数量1000余件;与中国矿业大学、中煤科工集团等单位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落实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制,建立国家级、行业级、省级大师工作室各1个,推行“课题+研讨+实践+成果”的创新模式,为科技创新打造了良好生态;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矿井粉尘高效治理、职业健康等方向,获得24项成果突破。

(五)育苗出穗,人才动能厚积薄发

建立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和金牌技术员考核评选机制;创新开展“百十一”青年英才开发培养训练营,分类培养和使用人才;以大师工作室为依托,成立综采、掘进、安检、一通三防等技术教研小组;推行MBA学历提升,加强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队伍结构。3个大师工作室,先后带徒765人,培养出1名全国技术能手,8名煤炭行业技能大师,1名陕西省首席技师,4名省级技术能手,创新成果412余项,创造效益超过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