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核双色三融入”党建带班组建设精益文化育成体系 赋能企业发展新动能 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 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965年创建于陕西凤县,1994年4月调迁至西安并全面投产,是我国唯一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专业单位,公司拥有国内专业最为齐全的航天液体动力研制生产条件,是我国航天液体动力核心产品及任务配套中心。公司主要从事常规液体火箭发动机、新一代液氧煤油发动机、轨姿控发动机、空间推进系统及吸气式冲压发动机的研制生产,先后研制生产了百余种型号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为我国运载火箭、战略及战术导弹武器、空间飞行器等80余个型号提供了动力保障,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和“唯一”。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级绿色工厂、中央企业先进集体、陕西质量奖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荣获国家金质奖、银质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一等奖等科技成果。。 一、实施背景 班组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最基本的组织细胞,企业的任何战略部署、重要决策最终都要依靠班组落实落地。文化是一个班组的灵魂,建立标志化、特色化的班组文化,对于明确班组奋斗方向、提升班组形象和价值、强化班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推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司党委锚定航天液体动力制造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党建和班组建设工作有效联动、互融互促,构建“一核双色三融入”班组精益文化育成体系,打通“以精益文化牵引班组精细化管理”的思想链管理链发展链,以文化赋能班组“源动力”、激活班组“大能量”、推动企业“新发展”。 二、体系内涵 “一核双色三融入”班组精益文化育成体系,“一核”是以精益文化带动班组实现中心任务“硬核”目标;“双色”是以“党旗红”守初心·“航天蓝”筑匠心为主题,开展班组精益文化培育系列活动;“三融入”是统筹推进党建和班组文化建设相融合、生产任务与精益管理相融合、岗位建功和队伍建设相融合,使精益文化在公司发展丰沃的土壤中开出绚丽的花朵。 三、主要做法及实施成效 一是瞄准中心任务“硬核”,发挥党建引领推动作用。在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各党支部制定独具本班组特色的“精益文化观”,切实将班组精益管理的示范变为规范,把标杆变成标准,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例如发动机总装检验班组提出“首件检验不马虎,生产过程无差错;精益求精提效益,铸就精品护神箭”的精益文化观,极大地鼓舞了班组检验人员精益求精、严慎细实、一次将工作做好,为制造精品液体火箭发动机把好质量关口。 二是聚焦思想引领“双底色”,持续培育班组精益文化。公司以“党旗红”守初心·“航天蓝”筑匠心为主线,通过“特色式+专题化”及“润浸式+常态化”相结合的培育模式,推进精益文化入脑入心、践行见效。创新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和学习型班组建设互相协同、互相嵌入的学习教育模式,坚持每年党委书记讲航天精神专题党课、党支部“三会一课”、优秀班组长和劳模宣讲,通过“优秀青年参观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优秀职工进靶场”等现场实地教育,充分激发航天报国热情。 三是提速精益管理“三融合”,推进班组文化观落地。坚持党建和班组文化建设相融合,在单元产线、数字西发、产保精细化落地等项目中,实现党员先锋队(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全覆盖。1+1共建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活动党员参与全覆盖;坚持生产任务与精益管理相融合,通过每年初印发实施方案、每月召开例会督促推进、重点专项专题研讨等手段推进精益管理落地,着力提升班组“六种能力”;坚持岗位建功和队伍建设相融合,党员在班组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关键岗位有党员、关键环节有党员、关键时刻有党员已成为公司各个班组和全体党员、职工的共识。公司先后涌现出以“杨峰班组”为代表的先进班组,以及“大国工匠”何小虎、全国劳模张勇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彭东剑、全国三八红旗手岳敏为代表的优秀班组长和优秀青年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