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切换

【陕西企业文化展播】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2023-07-06 10:23:07 作者: 来源: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点击数:

0

“认同、规范、融合”的跨文化管理路径实践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以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巴基斯坦项目群为例,梳理了推进跨文化管理的主要举措与内容,深入剖析了这些举措与内容价值,是经过近万名中巴籍员工的实际探索,总结出的“认同、规范、融合”的跨文化管理实践。

一、企业简介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中国能建西北区域一体化、集约化、区域化、平台化的建筑专业化子企业,注册地位于西安。

公司拥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水利行业专业甲级等各类资质45项。在建项目执行合同总额超1000亿,营业收入站稳百亿平台,连续2年位列“陕西省建筑业企业百强”榜首,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中央企业先进集体、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二、课题背景

该公司的国际化之路始于2008年,历经15年的坚守与开拓,在国际上建起了众多的电站、道路、桥梁。在推进项目建设中,既有来自欧洲的工程师、又有中国管理者、还有巴基斯坦属地数万名劳务,在管理工作中需要进行跨文化融合和文化引导。

三、主要做法

15年来,该公司巴基斯坦项目群诸多项目的成功很难从单纯的技术、商务、管理中找到答案,而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塑造了项目部和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即“认同、规范、融合”的跨文化管理。

(一)勇敢正视文化差异 强化文化“认同”

认同是跨文化管理的“方向”。它不是强制让中方或巴籍员工变得和另一方“相似”,而是互相适应、互相让步,在文化融合下的一种相近,是精神层面和内心深处的认同。

众多巴籍员工在日积月累的接触中,看到了中国企业深耕巴基斯坦、贡献巴基斯坦的决心和愿景,形成了“服务公司就是建设巴基斯坦”的信念,归属感和安全感不断加强。项目群招聘巴籍员工数万人,为巴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而施工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更是为巴方员工带来了宝贵的一线工程经验,随着企业在巴基斯坦新中标项目的不断开工建设,巴籍员工和中国企业一并转战多个项目,这些成熟技能人才让项目群受益匪浅。

(二)系统建立规章制度 制定文化“规范”

规范是跨文化管理的“基础”。成功的基础来自严格的管理,严格的管理必须有完善的制度。规范不仅是对中方或巴籍员工某一单方面的要求,而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

该公司在巴基斯坦各项目部制定出台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巴籍员工的录用、使用、考勤、休假、岗位考核及奖惩制度,把制度尽可能的细化到每个管理环节和每个岗位,在工作中切实体现“用制度管人”的原则。在制度执行过程中,注重文明管理,尊重巴籍员工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三)大力营造人文关怀 促进文化“融合”

融合是跨文化管理的“动力”。在巴基斯坦特殊、复杂的外围环境下,以“开放包容、精诚团结”的心态去弥补差异、化解矛盾,以“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去研判形势、制定对策,以“干好项目、惠及民众”去赢得尊重、拓展空间。

该公司树立“劳务属地化”管理理念,努力营造“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人文环境,不断加大外籍员工人性化管理力度;优质引进、精心培养、科学评价、大胆使用巴籍人才,不断改善、拉近中巴籍员工的关系,营造同舟共济、携手同行的良好氛围;致力于不断改善巴籍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劳务的业务、技能水平,不断增强劳务的责任、纪律意识;充分尊重当地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打造平等对话的交流机制。

三、实施成效

通过实施认同、规范、融合三步走文化路径,实现了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相融合,有效提升了企业在国际化背景下的凝聚力和执行力,统一了中外员工思想,理清了思路、提振了发展信心,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所在的行业特点、发展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助推企业实现国际业务的持续深耕,造就千亿项目群。

主创人:胡义重

参创人:向天曼 栗瑾 徐飞